正在阅读:潢川县付店镇:碧轮连芳塘 农民采芡忙
分享文章

微信扫一扫

参与评论
0
当前位置:首页 / 文章 / 潢川要闻 / 正文

637343741197780112217916620.jpg

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,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,仅管理员可见

潢川县付店镇:碧轮连芳塘 农民采芡忙

转载 蔡冯阳2021/09/21 13:28:27 发布 IP属地:未知 来源:付店镇党政办 作者: 6552 阅读 0 评论 24 点赞

图片21.png

潢川县付店镇:碧轮连芳塘 农民采芡忙

图片17.png

采摘芡实

图片18.png

分拣芡实

图片19.png

机械剥壳

图片20.png

专访县满地金种植养殖合作社理事长罗星

潢川网讯 芳塘连碧,红船随牵。分刺叠鳞,素腕飞镰。近日,在付店镇骆店村芡实采摘现场,泥土的气息里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。篮天白云下,忙碌的农民们力尽欢歌唱,筋疲笑语扬。

“8月6日开镰以来,我们的芡实已经收割了8轮。天气好的情况下,采摘活动一直能持续到10月中旬。”潢川县满地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罗星介绍道。

芡实,本地又称鸡头米,鸡菱子,是睡莲科植物—芡的种子。据《神农本草经》记载,它具有益肾固精、补脾止泻、祛湿止带的功效,主治梦遗、滑精,遗尿、尿频,脾虚久泻,白浊、带下等。素有“水中人参”和“水中桂圆”的美誉,是传统的中药材和珍贵的天然补品。因其独特的中药药用价值和软糯香甜的食用口感,深受人们喜爱。

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养生之道中有一条就是吃芡实,他吃芡实的方法就是时不时取煮熟的芡实1粒,放入口中,缓缓含嚼,直至津液满口,再鼓漱几遍,徐徐咽下。他每天用此法吃芡实10~30粒,坚持不懈。据说苏东坡还极喜爱吃用芡实煮成的“鸡头粥”,并称之“粥既快养,粥后一觉,妙不可言也”。
    付店镇地处寨河、小潢河之间,湖塘堰库星罗棋布,水资源丰富,特别适合芡实种植。目前,全镇芡实种植面积发展至4000亩,有合作社及规模大户12家,零散个体近百户。以每亩400斤计算,亩产值可达8000元以上。王辉、闻传义等种植大户,还将芡实种植发展到临近的光山县。满地金等专业合作社已形成集种植、采摘、加工、储藏、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。线上销售也如火如荼,付店镇的芡实已流向全国各地。

“我每天在满地金合作社务工,日工资150元,每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。像我一样在这里务工的大概有70人。有的还将土地租给了合作社,每年租金收入也近万元。”骆店村南寨村民马恩道激动地说道。

连日来,付店镇各个芡实种植户加班加点组织人员采摘、加工。到加工点批发的商贩也络绎不绝。从芡实采摘现场,到加工、销售现场,丰收的美景随处可见。这个不起眼的小东西已经成为付店镇调整产业结构,助力乡村振兴的大产业。

已有0人点赞

20161002142931_78160.jpg

0条评论

 
承诺遵守文明发帖,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/3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