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扫一扫
本网讯(宋航)寒露,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个节气,秋季的第五个节气。进入寒露,时有冷空气南下,昼夜温差较大,并且秋燥明显。为了帮助孩子们了解“寒露”节气的习俗,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,丰富和拓展孩子们的知识,潢川县第一小学三年级中队开展了“袅袅凉风动,凄凄寒露零”寒露节气主题活动。
寒露节气的由来
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,于每年的十月八日至九日交节。“九月节,露气寒冷,将凝结也。”此时气温更低,露水更多,日带寒意,故名“寒露”。
在中国民间,有“露水先白而后寒”之谚言,其意为经过白露节气后,露水从初秋泛着一丝凉意转为深秋透着几分寒冷的“白露欲霜”。关于寒露的谚语还有:“寒露过三朝,过水要寻桥”,指的就是天气已带寒意,不能像以前那样赤脚趟水过河或下田了。寒露期间,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温差变化。从洁白晶莹的露气转为寒冷欲凝,生动地反映出气温的不断下降。随着寒气增长,万物也逐渐萧瑟。
寒露节气的风俗
习俗一:登高山,赏秋菊
“寒露惊秋晚,朝看菊渐黄”,寒露时节百花凋零,唯有菊花不畏严寒,灿然独放。此时,秋意正浓花团锦簇,赏秋赏菊正当时。
习俗二:讲养生,吃芝麻
寒露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。根据中医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的四时养生理论,此时应养阴防燥、润肺益胃,于是,民间就有了 “寒露吃芝麻”的习俗。
习俗三:菊花茶,坚持喝
菊花是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,古人会用菊花搭配井水来做滋补的丸药或药酒,也会用寒露后新上的枸杞泡澡,这样可以使人精神焕发。
寒露节气的绘本
《二十四节气之寒露》通过讲述鼠爷爷一家在“寒露”节气中发生的生活小故事,让孩子们在欣赏与聆听中感知节气常识、感受传统文化。
寒露养生
早睡早起,适量运动
寒露过后昼短夜长,自然界中的“阳气”开始收敛、沉降。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,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,因此秋季养生就要做到“早睡早起”。寒露时节,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。
适时添衣,足部保暖
寒露过后,天气寒冷,老人、儿童和身体体质较弱的人要注意防寒保暖,逐渐增添衣服。另外建议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,这样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扩张、血流加快,改善脚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,减少下肢酸痛发生,缓解疲劳。
朝盐晚蜜,养阴防燥
白天喝点盐水,晚上喝点蜂蜜水,既能补充人体水分,又能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。饮食上少吃辛辣刺激、熏烤等食品,宜多吃些有滋阴润燥、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。
绘寒露
时光正好,秋风不燥。让我们手执画笔,于纸上挥舞,用心感悟点点微凉中触动心弦的那种浓浓秋韵,用心绘出心中的凉凉秋意。
诵寒露
叶之绚烂,秋之静美。那落叶铺就的满地金黄,写满了岁月的风华,飘零散落的片片落叶被风轻轻一吹,沾满诗意的情怀便如一阙秋水,在秋季深处缓缓流淌。
感寒露
每个季节都有适合它精神气质的花。寒露到来的农历九月又称菊月,是菊花的月份。和大多数春夏盛开的花不同,菊花是反季节的花,越是霜寒露重,越是开得艳丽。寒露三候中的“菊始黄华”,指的正是菊花此时普遍开放。
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,是人类了解自然的一道桥梁。通过此次活动,孩子们认识寒露,了解其风俗习惯,丰富多彩的寒露活动让孩子在体验中发现节气的秘密,感受自然的至真至美和生活的浓浓趣味,也在节气时令的指引下更智慧的去探索和生活,感受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