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颜氏面膜一箱一般多少盒求购求租求铺
-
区域
-
预算 不限
-
面积 不限
-
户型 0室 不限
-
类型
-
转让费 接受不接受
-
发布
其他需求
科颜氏面膜一手货源价位;工厂微信:【NKKK78】,护肤品,彩妆工厂代发,现货批发零售,可接受代发,想要赚钱的可以加微信咨询了解!
核心阅读
靠着“拓荒牛”精神推动改革发展与经济建设;营商环境、营创环境、营智环境的优化为创新要素集聚提供沃土;“数字政府”建设让政府服务随时在身边……从龙湖起步,40年间汕头经济特区建设水平不断提升。如今,再立开放潮头,汕头经济特区正奋力书写着新时代的新篇章。
从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党政大楼远眺,道路笔直宽敞,高楼林立。楼前广场中央,汕头经济特区的标志性雕塑耸立。
凝望脚下这片热土,依然能感受到40年前特区开荒者敢闯敢试、敢为人先、埋头苦干的精神在闪耀。
在这汕头经济特区“梦”开始的地方,“特区再出发,开创新辉煌”的号角已经吹响。
从“巴掌特区”到现代化新城
汕头经济特区一开始被称为“巴掌特区”,刚成立的时候,面积只有市区东部龙湖村西北侧的1.6平方公里。“30多个工作人员、600多万元启建资金,加上一辆破旧吉普车,就是我们全部的家当。”特区管委会第一任主任刘峰回忆。
当年的特区,楼房破旧、灯不明、水常停、电话不通、道路不平……但刘峰和最早的一帮“拓荒牛”们,凭着“一定要探索出一条路子来,一定要多办点实事,为改善人民生活作贡献”的信念,在这片沙丘地上开启了征程。
除了物质的匮乏,思想的制约更是特区发展的“拦路虎”。“上世纪80年代初,不少人一方面迫切要求改善民生、发展经济,另一方面难以接受一些新的东西。”1983年来到汕头经济特区工作,已逾八十高龄的谢继儒,对特区初创岁月记忆犹新。
正是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,汕头经济特区“拓荒牛”们冲破思想束缚,“啃”下了一块块“硬骨头”——制订出台《汕头经济特区个人独资企业条例》;成立“顾问委员会”;在用人制度上推行任期制、聘任制;实施领导干部定期述职、评议……
与此同时,汕头经济特区充分利用侨乡资源,鼓励、吸引潮籍侨胞回乡投资建厂,在招商引资、机制体制改革、改善投资环境等方面积极探索,开创了一个个富有汕头特色的招商引资项目,兴办了一大批“三来一补”和“三资”企业,充分发挥了“试验田”和窗口作用,为特区发展积累了经验、打下了基础。
汕头经济特区从龙湖起步,探索出“开发一片、建设一片、投产一片、获益一片”的滚动式发展模式,推动经济建设规模不断扩大。此后特区多次扩大范围,2011年5月1日起,汕头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。
现在,龙湖正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创新之区。规划350万平方米的龙湖中央商务区启动建设,依托汕头高铁站和龙湖中央商务区,提升龙湖的发展能级,增强汕潮揭都市圈综合服务功能,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。
创新为发展插上腾飞之翼
夜幕降临,华灯初上,位于龙湖科创中心一楼的“车库咖啡”迎来了一天之中最热闹的时光,来自四面八方的创业者汇聚在这里,分享创意、共享资源。
批发微信:【NKKK78】,,
。
龙湖科创中心运营负责人岳小平告诉记者:“项目启动不足一年,这一栋11层楼就全满了,不少双创大咖都落户这里。”
入驻龙湖区两年多的潮创智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锡雄说:“当时我们边设计边施工边完善边招商,短短半年就顺利启动项目并实现入驻企业80%以上,这就是特区效率。”
类似的故事,每一天都在龙湖上演。龙湖科创中心、潮创智谷、潮人创客、五维创意园……总园区面积近20万平方米的创新平台,让龙湖成为创业者竞相逐梦的热土。
目前,龙湖区已建成国家级、省级众创空间3家,并以夜间经济、旅游经济、庭院经济、网红经济等特色经济为发展突破口,积极探索新经济,使得当地的营商环境、营创环境、营智环境有了质的飞跃提升。
龙湖区委书记林定亮表示,龙湖要成为创新的集聚地、策源地、支撑地,就要为发展科技创新和培育新业态创造基础条件,集聚创新要素,整合优质资源。
为此,龙湖引入共享经济、谋划文创经济、孵化“双创”经济,出台一系列“量身定制”的政策,以龙湖工业园区获批省级高新区为契机,加快各类创新要素优化升级,打造创新型引领型产业集群。
随着一项项创新之举相继实施,龙湖发展蹄疾步稳,产业创新力、竞争力不断增强:地区生产总值从1992年的14.4亿元增至2019年的522.6亿元,年均增长14%;2019年人均生产总值达9.3万元,区域税收达115亿元。
“24小时内答复”理念再升级
上世纪80年代,“24小时内答复”这一理念在龙湖响亮喊出。
原汕头经济特区管委会资料科科长郑鸿奇回忆,1987年4月28日,香港商人陈锡谦向《汕头特区报》投诉个别工业区环境管理问题,时任特区管委会主任刘峰得知后,主动约陈锡谦了解情况。会谈时陈锡谦提出,特区搞对外开放,不但要引进国外的资金、技术和设备,更要引进国外的先进管理办法,提高工作效率。随后,汕头经济特区管委会明确规定,各职能工作部门对外商询问的问题都应在24小时内作出答复。
如今,“24小时内答复”理念再升级:汕头推进政务服务“1124”模式,企业开办时间缩短至1天;“数字政府”建设打破空间界限,让信息替群众“跑腿”,全区81%政务服务事项“网上可办”,99%“最多跑一次”……
“4月提出用地申请,5月就拿到了地。”广东正诚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益栓感叹,“企业发展需要什么,党委政府就支持什么;企业有什么难题,职能部门就帮着解决什么问题。”
“取消、免(停)征、降低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”“小微企业税收优惠”“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性减免”“支持个转企”……在汕头,一项项涉及税费减负、土地使用、资金扶持、创业发展、产业政策、转型升级、科技创新、政务服务问题的政策性解答,附上职能部门联系电话,被汇聚成“企业发展宝典”全覆盖推送,让企业和投资者能够便捷地查阅相关惠企政策,真正感受到政府的服务随时在身边。
责任编辑:杨亚龙